2022年9月16日 星期五1111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普专题 > 详情

2023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暨96320热线进校园活动在重庆大学举行
来源:重庆科技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3/11/30 点击量:6144 作者:曾露娇

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11月30日,2023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暨96320热线进校园活动在重庆大学举行。


本次活动旨在推动和加强对HIV/AIDS的宣传、教育和预防。通过分享有关HIV/AIDS的重要信息,普及艾滋病防护知识,以便高校师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加强防艾意识、减少感染率、消除与这一疾病相关的社会偏见和歧视、提高对感染者的关怀和支持。

本次活动由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药具中心、重庆市沙坪坝区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大学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协会、重庆市科技青年联合会和重庆市科普研究会主办,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科学传播专委会、重庆科普作家协会健康专业委员会、重庆大学医学院智慧检验与分子医学中心、重庆市科技青年联合会实验医学专委会、罗阳教授科普工作室承办。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监测科科长卢戎戎以《青年学生艾滋病自检与阻断》为题作专题讲座。“我国艾滋病主要通过性传播。2022年新报告10万余例HIV/AIDS,其中性传播约占98%,异性传播 73%,同性性传播26%。”卢戎戎从骇人的数据引入,结合身边真实案例分享,深入浅出地向大家科普了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检测与自检、暴露与预防阻断等,“大家不要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有任何歧视,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的,感染者也需要得到理解和关心。”

“以下哪种情况会感染艾滋病?”“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物需要服用多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有何不同?”互动问答环节,现场观众纷纷举手抢答,现场氛围热烈。

学术汇报环节,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胡孝林博士作《基于自循环逻辑门的白血病细胞早期鉴定》报告,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王康博士作《用于糖尿病伤口修复多功能水凝胶的制备及生物学性能研究》报告,重庆大学医学院邱晓沛博士作《可吸入刺激响应性DNA仿生囊泡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早期检测》报告,重庆大学医学院黎恒博士作《基于可穿戴式微针阵列用于间质液脂蛋白连续监测》报告。

重庆大学医学院公共实验中心主任罗阳教授表示,此次活动走进高校向师生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增加对于艾滋病防治的认知,共同营造关爱、健康的校园氛围,将今天所学融入实际工作与生活中,为推动健康教育与艾滋病防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