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这个关乎孩子一生视觉质量的话题,成为每位家长的必修课程。孩子没近视需要去检查吗?孩子好像近视该怎么办?已经近视了如何干预?孩子是高度近视了还能补救吗?……这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难题。
其实,孩子的眼部发展有三个阶段,分别是生理性远视,正视和近视。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如何采取科学的近视管理方式才是重中之重。
小儿眼科专家、主任医师、重庆爱尔儿童眼科医院何勇川院长表示,近视管理从孩子用眼行为监测出发,对未发生近视的儿童青少年进行眼健康管理,帮助他们预防近视;对于已经发生近视的儿童青少年通过科学宣教和规范诊疗,采用个性化的矫正、干预等综合措施来控制近视。
预防近视最重要
对于还在生理性远视和正视情况下的青少年来说,预防近视成为重要课程。
预防近视首先需要青少年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包括控制接触电子产品时间、增加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读写姿势、合理饮食、营养全面等。
其次,建立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通过定期的视力情况检查,关注孩子远视储备检查情况,形成长期性的眼健康记录。只有尽早监测远视储备,及时发现近视的苗头,发出预警信号,才能科学预防近视发生。
需要注意的还有假性近视。假性近视的症状特点为视力在几周或1~2个月内有所下降,但通过放松、休息、散瞳干预后视力又可得到某种程度的恢复,不需要配戴眼镜。
如果青少年是假性近视,错误配镜会加速发展为真性近视不可逆,配镜前查真假近视,做好鉴别才能采取科学干预措施。
避免高度近视
对于已近视的青少年,监控眼轴的生长情况,采取个性化的干预方式,也同样重要。如果青少年已经近视了,家长还不进行干预矫正,一旦发展成为高度近视则会面临更多眼部疾病的威胁,诱发眼睛多种病变。
近视科学干预方式主要包括正确配戴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低浓度阿托品眼液等。通过科学近视防控管理,延缓近视度数增长。同时,保持每半年或一年去医院眼科检查的习惯,清楚“成为高度近视的风险,是否属于高度近视高风险人群,是否近视度数增长过快”等问题,做好个性化近视管理,避免成为高度近视。
重视眼底健康
一般近视大于600度被称为高度近视,超过1000度为超高度近视。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较普通人更长,眼球壁组织受到牵拉越薄,位于眼球壁内侧的视网膜发生病变的概率就更高。而这些高度近视的并发症普遍有致盲的风险。
如果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轻度或中度近视,需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采取一定防控措施,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如果已经是高度近视,则要定期做眼睛检查,尽早查高度近视并发症,防止进一步恶化。同时需要保护眼睛,避免碰撞和眼外伤。
何勇川提示:“建议家长从3岁起就定期带孩子到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记录孩子屈光发育情况,1年至少2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如果孩子已经近视,要去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矫正。”
一直以来,爱尔儿童眼科医院以成为儿童视觉健康保护和疾病诊疗中心为发展目标,以创新的技术水平促进儿童眼科医学事业进步,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儿童眼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眼科医疗服务,推动儿童眼健康事业不断发展。